禹州废弃矿区变身光伏农场,200户脱贫户年享电费分红

许昌新闻网 阅读:9 2025-05-11 20:19:24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,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、环保的能源形式,逐渐成为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。在河南省禹州市,一座废弃的矿区经过华丽转身,变成了光伏农场,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,还助力200户脱贫户走上了致富之路。

这座废弃矿区位于禹州市某山区,曾因资源开发而繁荣一时,但随着资源的枯竭,矿区逐渐废弃,成为一片荒芜之地。为了盘活这片土地,禹州市 *** 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,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产业。在经过多次论证和规划后,废弃矿区被改造成了一座光伏农场。

光伏农场占地约1000亩,总投资约2亿元。项目采用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,安装了约10万千瓦的光伏板,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亿千瓦时。这些电力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用电需求,还可以通过电网输送至全国各地。

在光伏农场建设过程中,禹州市 *** 充分考虑到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。项目共吸纳了200户脱贫户参与其中,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。这些脱贫户在农场工作,不仅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,还能学习到光伏发电技术,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。

据悉,光伏农场每年可为200户脱贫户带来约300万元的电费分红。这些分红将直接发放到脱贫户手中,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,逐步实现脱贫致富。

此外,光伏农场还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。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,光伏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,有效降低了碳排放。同时,光伏农场还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,为当地居民创造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环境。

禹州市光伏农场的成功转型,为我国废弃矿区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。未来,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,推动更多废弃矿区实现华丽转身,为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禹州市光伏农场的成功转型并非偶然。这背后离不开 *** 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。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下,我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总之,禹州市废弃矿区变身光伏农场的案例,充分展示了新能源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、助力脱贫攻坚方面的巨大潜力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将有更多废弃矿区焕发新生,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许昌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