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安区艾庄乡铜器舞惊艳央视,村民非遗传承之路越走越宽广

许昌新闻网 阅读:1 2025-08-02 18:19:31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,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艾庄乡,一项古老的民间舞蹈——铜器舞,凭借其独特的魅力,成功登上央视舞台,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。村民们也纷纷组建了20支非遗表演队,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。

铜器舞,又称“铜鼓舞”,起源于明朝,流传于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艾庄乡及周边地区。它以独特的铜器打击乐和舞蹈动作,展现了农耕文化、民间信仰和民俗风情。在艾庄乡,铜器舞不仅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方式,更是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近年来,艾庄乡的铜器舞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,逐渐走向了全国。2023年,艾庄乡铜器舞成功登上央视《非遗公开课》节目,让全国观众领略到了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。节目中,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,手持铜锣、铜钹、铜铃等铜制乐器,伴随着激昂的鼓点,跳起了欢快的舞蹈。那铿锵有力的鼓声、优美的舞姿,让观众们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农耕世界。

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铜器舞,艾庄乡的村民们自发组建了20支非遗表演队。这些表演队由村里的年轻人、中年人和老年人组成,他们利用业余时间,刻苦练习铜器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。在表演队中,村民们互相学习、互相鼓励,共同提高。如今,这些表演队已经成为了艾庄乡铜器舞的传播者,他们不仅在本乡本土表演,还积极参加各类文化交流活动,将铜器舞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各地。

在传承铜器舞的过程中,艾庄乡的村民们也意识到,要想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到更好的发展,必须注重创新。他们开始尝试将铜器舞与现代音乐、舞蹈相结合,创作出新的舞蹈作品。这些新作品既保留了铜器舞的传统元素,又融入了现代审美,使得铜器舞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。

此外,艾庄乡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,将铜器舞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通过举办培训班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,提高村民对铜器舞的认识和保护意识。同时,艾庄乡还鼓励村民们将铜器舞技艺传承给下一代,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以延续。

如今,艾庄乡铜器舞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,它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,还成为了艾庄乡的一张名片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,铜器舞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,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许昌新闻网,许昌热点新闻,许昌今日新闻,许昌综合新闻门户